1.油价为什么会变动

2.人类能源危机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3.影响石油价格涨跌的因素有哪些?

4.油价持续上涨,对哪些行业的冲击最大?

原油价格上涨影响_原油价格的上升会促进人们对别的替代能源的开发

经济学中关于价格变动的因素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一方面由于国际上对于石油的持续的需求,使得石油的需求一直很大,而另一方面,由于世界的主要石油出产地在中东地区,这个地区又是战争不断的地区,比如伊拉克地区和伊朗地区,不能持续的供应石油,使得石油的供给方面的缺口很大,同时石油输出组织APEC对于石油的供应加以限制,以及国际上对于石油的价格预期的持续上涨也是的石油价格持续走高

油价为什么会变动

车长波 丁锋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100035)

油气资源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物资,在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已经达到40%以上,成为现代工业和经济增长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各方面研究认为,天然气将会在21世纪逐步逼近和取代石油而成为第一能源。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全球石油危机以来,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家相继建立了石油储备制度,并从此加强了石油政策和能源战略的探索与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高,各国争夺油气资源进入白热化状态。1993年以来,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增加,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对外依存度超过40%。为此,关注石油安全,加强油气资源政策研究,积极探索油气资源发展战略,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必须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加快制定新的能源发展战略。要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利用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并举,积极推进能源多样化和进口多元化,加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逐步建立境外能源生产供应基地,积极开发石油替代产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是对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运输、加工、储备、贸易、化工和消费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分析,回答其带有全局性、整体性、长期性的方针、政策、策略和规划等,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保证石油供应安全。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先后组织开展了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和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成立了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能源办公室,提出了能源领域开展研究的工作要点,为系统、科学和适时开展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内外油气资源现状

(一)我国油气资源现状

我国油气资源总的特点是总量丰富,质量一般,分布不均,人均不足,油气比接近。据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全国石油、天然气可采资源总量超过200亿吨和20万亿立方米,其探明程度分别为33%和13%。截至2004年年底,石油累计探明可采储量67.34亿吨,其中剩余可采储量24.46亿吨,居世界第11位;天然气累计探明可采储量2.76万亿立方米,其中剩余可采储量2.3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4位。

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域共发现油气田616个,先后建成大庆、胜利等47个油气生产基地。1950年原油年产量仅有12万吨;1963年大庆油田开发,1965年实现国内原油自给;1978年原油年产量突破1亿吨;1993年再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4年生产原油1.75亿吨,生产天然气408亿立方米。到2004年,全国累计生产原油43亿吨,累计生产天然气0.61万亿立方米。

油气资源勘探投资逐年增加。1992年以来,全国油气勘查总投资每年都在100亿元以上,1995年达157亿元,2000年为200亿元,2004年为250多亿元。油气资源对外合作取得丰硕成果。1982年以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开展了四轮海上油气资源对外合作区块招标和不同形式的双边谈判,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70家外国石油公司签订了180个石油合同,引进勘探开发资金100多亿美元。中国陆上石油工业对外开放始于1985年,累计吸引外资约20亿美元。3大石油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美国《财富》杂志2001年全球500强排名中:中国石油81位,营业收入414.99亿美元;中国石化86位,营业收入403.88亿美元。中国石油利润居23位,50.21亿美元,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表1 美国《财富》杂志2000年以来全球500强排名

(二)世界油气资源现状

世界油气资源总的特点是油气资源总量丰富,潜力巨大,分布不均,海域勘探程度低于陆域,油气比接近。随着人类对地下石油资源认识能力的提高,世界油气资源总量的评价结果将会不断升高。其中中东地区的石油探明剩余储量为999亿吨,约占世界61.7%左右。中东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72.83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的40.6%左右。根据BP公司资料,截至2004年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1619.0亿吨,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79.53万亿立方米。2004年世界原油产量38.68亿吨,天然气产量2.69万亿立方米,目前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储采比分别约为40.5和66.7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拉美、西非、中东地区的非欧佩克国家以及中国的原油产量份额逐步增长。同时,非欧佩克国家已探明的储量稳定增加,目前非洲特别是几内亚湾地区存在巨大的资源潜力。近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非洲石油投资不断增加,非洲成为世界能源市场的又一个竞争高地,已引起世界广泛关注。非洲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4%。同时,非洲石油产量、出口量较前10年也有大幅度上升。

目前,世界正处在天然气取代石油而成为世界首要能源的过渡时期。国际能源界普遍认为,今后世界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将会以较高的速度增长,2020年以后世界天然气产量将要超过煤炭和石油,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能源,21世纪将是天然气的世纪。同时,未来石油需求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世界中长期油价将在波动中逐步有所上升。造成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全球经济复苏,拉动石油需求增长;第二是大国操纵并利用油价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第三是投机因素影响,大量游资转向石油期货市场,投机炒作加剧,造成油价居高不下;第四是突发因素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最近国外有些机构散布“中国石油威胁论”,认为国际油价飙升主要是由于中国石油需求增长过快而引起的。事实上,虽然近两年我国石油消费增长比较快,石油净进口量逐年加大(2003年进口石油9700万吨,2004年增加到1.5亿吨左右),但仅占同期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4%~5%。现在全球一年石油出口贸易总量23亿吨,其中美国去年进口石油6.1亿吨,占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26.5%。因此说,在世界石油市场上,不存在中国石油威胁论的观点。总之,今后20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供给增长因素明显多于需求增长因素,总体上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二、世界各国石油战略特点

未来十几年,在可替代能源未出现时,仍依赖常规能源。鉴于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状况,预计2015年以后,世界各国对常规能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为此,各国都从长期战略出发,根据本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和能源储备、能耗效率、未来能源需求预测、环境条件制约等因素综合制定了本国的能源战略。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战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

(1)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如美国,能源消费占世界能耗的24.8%,故从战略上考虑,大力发展海外,近年来对亚非地区能源投资额高达280亿美元;日本进口能源占能耗的95%,也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欲将西伯利亚建成其能源供应基地。

(2)促进国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美国,视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适当促进国内原油勘探和开发,提高原油产量,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欧盟在积极保障境内能源供应稳定安全,能源生产消费适应环保要求,仅有煤炭资源的德国则积极发展核电,降低能源的进口。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燃料,实行“碳税”政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美国有《清洁燃料计划》;德国实行地下煤气化和煤的液化;英国煤液混合物燃烧;丹麦煤灰利用;国际能源组织(IEA)的温室气体捕获、贮存和利用等。

(4)开发利用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美国以天然气代替汽油;丹麦发展风力;英国的核燃料循环技术;挪威水力发电的高效能源系统等。

(5)增加战略储备。第一次能源危机后,美国开始建立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最初为1亿吨,1993年扩大储备量34000万吨。

(二)发展中国家能源战略

(1)加强国内能源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2)加大对能源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强能源利用研究。

(3)大力开展节能活动,用经济手段促进能效的提高。

(4)吸收引进更多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5)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尽快完成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的进程。

(6)采取积极而谨慎的态度履行国际公约,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逐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力争在平等的地位上共同发展。

(7)加大教育方面的投资,加强环境与能源的宣传教育,促进节能与新能源开发。

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主要仍将依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以及薪柴、农作物秸秆、动物烘干粪便等非商业燃料。据预测,未来20年,经合组织之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地区将占全球能耗增长的69%。为此,发展中国家从现在起每年需投入500亿美元发展能源。发展中国家既要尽量利用有限的资金发展本国经济,同时又要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发展中寻求环境问题的解决。

三、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一)总体思路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在我国能源供应和安全总体战略指导下,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发展。石油、天然气应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的发展方向,沿着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道路,面向全球,充分开拓和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配置和灵活配置石油、天然气资源,积极调整和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不断提高石油、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建立石油、天然气安全保障应急体系,为保护环境和生态,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为国家的经济安全创造必需的条件,提供必要的保证。

(二)基本方针

坚持国内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石油、天然气并举的方针。国内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既要加强国内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又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建立境外石油、天然气生产供应基地,发展多种形式的石油、天然气贸易,实现油气来源多源化、进口方式多样化、进口品种多元化。

石油、天然气并举的方针是在加强石油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天然气。既要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又要加快天然气的开发;既要加快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又要积极开拓天然气利用市场;努力把天然气产业链培育成一个独立的能源支柱产业。

要深化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改革,规范市场行为,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条件,形成并完善我国统一、开放、有序的石油、天然气市场,实现与国际石油市场的接轨。

总的来讲,实现我国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抓住“三个关键点”和“三个突破口”。

三个关键点:一是增加国内供给。我国探明油气资源总量丰富,探明程度低。要加强油气地质理论研究,加大油气资源的勘探投入,提高勘探开发技术水平。要继续深化东部老油田勘探,加速中西部和海域油气资源勘探部署,积极促进天然气资源快速开发,不断加强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增加供给总量。同时,鼓励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常规替代资源。二是深化国际合作。我国油气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长期依赖进口已成定局。要积极开展国际油气资源合作,通过各种合作投资途径,参与境外油气勘探开发,逐步增加海外份额油,并稳步开放下游市场,实行进口多源化和多元化,有效降低进口风险,达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目的。三是积极引导消费。我国石油保障程度逐年下降,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有效引导消费迫在眉睫。要通过优化消费结构,合理引导消费方式,鼓励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要尽快开征燃油税,建立原油、成品油期货市场,实现原油、成品油滞后价格向实时价格转变。

三个突破口:一是安全获得境外油气资源。国内油气资源产量增长空间有限,消费需求的满足主要取决于进口的安全性和可能性。要下大力气建立稳定的油气资源进口基地,采用快捷、安全和经济的运输方式。同时,应采取多种形式获得原油、成品油和石油制品,把油气资源进口安全的各种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二是积极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大力调整能源产业结构是减缓我国油气资源进口长期增长势头的重要举措。目前,世界能源消费已完成了由煤炭向石油的转换,正在朝着高效、清洁、低碳或无碳的天然气、核能、太阳能、风能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特点,决定了我国一次能源仍将以煤炭为主。因此,建议适当增加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大力开发水能、太阳能、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同时,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开发和利用。三是将节能列入基本国策。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节能必须纳入基本国策,节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

(一)战略目标

1.油气比1:1的目标

我国天然气丰富,加快发展天然气工业,实现油气比1:1,改善和调整能源结构,充分利用洁净能源,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环境。

2.石油持续稳产20年的目标

2004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75亿吨,在今后20年,原油产量能持续稳产在1.8亿吨/年。

3.走出去的目标

2004年,我国3大油公司的海外份额油为2000多万吨,用10年的时间,境外份额油争取达到1.8~2.0亿吨。

4.发展海洋石油勘探的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需求缺口越来越大。陆上能源的开采趋于饱和,于是海洋油气能源的探索成为人类寻求新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专家认为,海洋储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加快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已势在必行,这是一个强国目标,用5~10年的时间,使我国成为世界海洋石油勘探强国。

5.降低能耗目标,节约用油

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目前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强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2倍。我国的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将长期难以改变。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在今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必将对我国的能源结构产生一定的冲击,节约用油和开征燃油税需加快步伐,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我国油气资源发展战略

1.陆上石油资源勘探开发战略

坚持“深勘东部、加强西部、开拓新区”方针,促进陆上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工作的新局面。

依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东部老油区新层系、新领域的勘探,增加后备储量,继续将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及其外围盆地作为主攻方向,将新层系和隐蔽油气藏作为勘探重点对象,重视华北前第三系和东北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群石油资源评价工作。不断创新工艺,提高采收率,增加最终可采储量,减缓东部产量递减。

建立全国油气资源定期评价制度,实现油气资源的5年周期性评价和重点地区的随时评价,通过定期评价和重点评价,提供权威的油气资源数据。

以寻找经济储量为目标,以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四川和柴达木等大盆地为勘探主战场,进一步加强油气勘探工作,不断增加探明储量。推进勘探开发一体化,加快新区产能建设,强化老油田综合治理,降低生产成本,开发难动用储量,开发边际油藏,充分利用资源。

2.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战略

要坚持自营开采与对外合作并举,进一步提升海域油气的战略地位,使海域成为我国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大力提高海域油气的比重,全面开创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局面。

加强海域基础调查评价工作,为海域划界提供基础依据;通过政治、外交和军事手段,采取灵活的合作政策,吸引外国石油公司,促进南海南部、黄海和东海的勘探开发,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整合现有力量,打造一支独立、有规模、技术先进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队伍,为开展我国领海的勘探开发创造条件,为全球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奠定施工作业能力的基础。

渤海要坚持勘探开发并举,进一步扩大已有勘探成果,加快蓬莱19—3等油气田开发建设,加强伴生天然气回收利用,使渤海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接替区。黄海要进一步加强调查勘探,努力发现商业性油气田。东海要加大勘探工作力度,加快对外合作步伐,加强春晓气田群的开发利用,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台西盆地和台西南盆地的勘探,稳步增加油气产量。南海要加大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北部湾盆地边际油田和莺歌海盆地的勘探力度,扩大勘探范围和程度,增加油气资源储备,重点开发建设北部湾油田、东方1-1气田。促进海域深水和争议海域油气勘探,充分利用东盟与中、日、韩的合作机制,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和办法,加强南海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切实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3.发展天然气战略

立足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琼东南、莺歌海、东海7大盆地,以寻找大型气田为目标,培育竞争性勘探市场,切实加强国内天然气勘探工作,为天然气工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加快投资体制改革,简化政府审批程序,放宽审批权限,实现国家授权经营、项目备案制度。形成与项目备案制度相协调的外汇匹配制度和投融资制度。完善工资分配管理制度,继续分离企业社会职能,分流企业富余人员,为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打造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运作规范、富有活力的国际化大企业集团。

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供应稳定性和灵活性,实现输配网络化为目标,加紧推进俄气南下、哈气东输的管网论证和建设。加大政府对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扶持,完成西气东输和沿海天然气管网建设,构筑全国性基干管道网络。引进LNG技术,开发小型边际气田,发展LNG运输。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天然气市场开拓,打破垄断,促进天然气下游竞争性市场发育,鼓励天然气消费,促进竞争,开放市场,总量调控,加强监管,实现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

4.国际合作战略

坚持互惠、互利、互换、互补原则,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方式,利用符合游戏规则的办法,加强对资源的控制。俄罗斯、中亚国家以经贸——资源交换关系为主,中东国家以市场——资源交换关系为主,非洲国家则以投资——资源交换关系为主。正确处理油气资源“走出去”和整个石油工业“走出去”的辩证关系,依托油气“走出去”,促进其他行业产品、技术、装备和劳务走出去。

一是尽快建立我国石油工业开展国际合作贸易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我国石油工业开展国际合作战略的顺利实施;二是建立国家海外石油风险勘探基金,由政府参与承担一部分勘探风险,改善融、投资机制;三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政府之间的协调;四是对参与境外石油、天然气投资的企业实行资格审核制;五是积极参加国际石油、天然气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六是鼓励国家石油公司海外份额油优先返销国内;七是综合利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为我国扩大利用国际石油资源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5.安全供应战略

实行境外油气资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和贸易方式多样化战略,扩大进口国别选择范围,通过参与现货、期货、产权等多层次的国际市场竞争,通过大量、反复交易去主动影响价格,学会驾驭市场和掌握市场的主动权,积极利用周边国家的炼油能力并进口成品油。通过市场采购、市场换资源和合作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油气资源。

以构建多元化石油运输体系为目标,加快建设我国油轮队伍。国家可以对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中国海上运输总公司以及招商集团的油轮船队运力资产进行整合,并对油轮船队建设所涉及的金融、海关、税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国家也可以考虑由货主、船东以及港口三方投资组成大型油轮船队。

6.石油储备战略

石油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建立以国家储备为主,企业储备为辅的战略储备结构,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选择石油、油(田)井、石油资源储备以及技术储备方式,形成布局合理、管理集中、调度统一、反应迅速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国家制定油气战略储备管理法律法规,设立石油战略储备建设专项资金,明确储备种类和指标、经济政策和动用规则,安排储备专项预算和年度储备计划,确定收储、动储方案,组织并监督实施。国家还应以法律形式规定并以优惠政策鼓励石油企业在正常的周转库存外,建立和增加商业储备,作为战略性石油储备的重要补充,在国家统一管理和集中调控下,由企业自行安排。

储备目标为2005年达到1600万立方米,2010年达到4400万立方米,相当于2010年进口90天的储备量。

7.节油增效战略

我国人口众多,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匮乏。节约油气资源是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加入WTO挑战的现实选择。

加大节油力度,制定节油规划,贯彻落实节能法,建立全国性节油监控网络;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建立节油型经济体系;建立和完善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培育和规范节能技术市场;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抑制不合理的石油消费。

大力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节油,抓紧燃料油节约和替代技术的开发,在电力、石化、冶金、建材、化工等5大重点行业创办示范工程,实施“气代油、煤代油”项目,力争到2020年,工业节油的五大重点行业形成节约和替代石油能力4500万吨。

作者简介

[1]车长波,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2]丁锋,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

人类能源危机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首先呢,原油产地主要集中在中东、北美,这些属于化石燃料,属于枯竭型资源,这是有限的,长久长久来看,无论是原油,还是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等),涨价是绝对趋势。

第二,在短期内,国际形势总是风云突变,地域性的冲突,会导致原油的流通环节出现问题,导致部分地区的原油供应紧张,导致该地区原油价格上涨。原油价格上涨,会带动成品油价格的上涨。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和下跌,一般会迟于原油价格的波动。这种波动的相位差,既有市场因素,也有政府的调控作用。

第三,部分国家和地区,也会通过其战略储备库,调控原油的需求,进而调整油价,确保油价的平稳,减少原油价格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第四,目前全球有个世界警察-----美国,在各地维持原油资源的总体秩序,他的制裁行动,可以左右某些产油国家和地区开启油井的数量,导致原油产量的波动,进而导致原油和成品油价的波动。

第五,某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国家市场或者计划体制原因,出于对国内经济的调控,也可适当调整油价。

第六,发生战争,会导致油价的大幅震荡。

第七,货币汇率的变动,会导致原油价格的相对变动。

第八,产油国的产能和炼油厂炼油能力的开工率,会通过市场,对油价产生影响。

第九,新能源的开发进度、新型发动机的研制,会相对抑制油价的上升。

第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热、建设快、CPI高,则对油品需求旺盛,油价将会走高。

第十一,银行银根紧缩,银行次级债务风波蔓延,将导致经济放缓乃至衰退,油价将会暴跌。

总之,就是一句话:油品过剩,则油价下跌;油品稀缺,则油价冲高。简单吧!

影响石油价格涨跌的因素有哪些?

一、化石燃料枯竭的二十一世纪

化石燃料-煤炭、石油与天然气,合计占全球现在使用能源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但根据经济部能源委员会九十一年五月「台湾能源统计年报(九十年)」资料显示,在技术与成本的限制下,预估世界石油蕴藏量只可再开采四十年,天然气可开采六十二年,煤炭可开采二百二十七年,而核能发电的燃料源自铀矿,预估尚可开采七十七年,惟考虑用过之核燃料回收再处理后重复运用,则其使用年数可增加五十倍,约可达三千八百多年。可看出现在全世界依赖最深的主要能源-石油及天然气,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半,就将日趋枯竭。目前全球因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生产设备过度投资,造成市场供过於求,因而油价尚相当稳定,但随著诸多产地蕴藏量降低甚至枯竭,全球将面临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将冲击全球经济发展。

二、全球能源需求的高度成长

依据美国能源部能源资讯署二OO二年三月出版之「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02」,从一九九九年至二O二O年全球能源消费情势如下:

(一) 全球能源总消费量将成长百分之六十,其中开发中亚洲及中南美洲国家将成长一倍(每年成长百分之四;相对已开发国家每年成长百分之一点三)。

(二) 石油:石油预估将成长五成九(以每年百分之二点二的成长率)。此外,石油将维持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四成的比例。

(三) 天然气:争议较小的天然气将为成长最快的能源,预估将成长一倍。天然气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比重也将由百分之二十三升至百分之二十八。

(四) 煤:由於空气污染及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煤炭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将由百分之二十二降低到百分之二十。

(五) 核能:在政治问题影响下,全球核能发展情势尚难确立,但保守预估全球核能消费量将比现在略为成长。

(六) 再生能源(包含大水力):预估将成长百分之五十三。但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总消费量比重将由百分之九下降到百分之八。且最太阳能或风力等再生能源虽成长快速,但因其现阶段数量过少、成本高、能源密集度低且供应不稳定,因此再生能源成长动力,主要是开发中国家的大型水坝计画。

三、高度依赖石油进口的风险

石油是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最具战略性的能源与基础原料,但全球一九七O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却导致油价暴涨及经济重挫。为避免石油问题再度冲击经济,各国曾积极寻求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度,但现在石油仍占全世界现有能源总消费量的四成,且未来二十年此趋势不会改变。

然而许多石油生产地区,尤其是中东地区,一直存在政治、外交及军事的,在近期较大规模的战争就有一九八O年两伊战争、一九九O年波斯湾战争,一九九四年俄国出兵车臣,二OO一年阿富汗战争及近期可能开打的美伊战争,而其他小型区域冲突也非常多,当然这些战争背后,都存在企图掌控这些地区石油资源的因素。而每次争夺石油资源引发的动荡,使各石油进口国家经济发展及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为了避免受到中东地区不稳定局势影响,各石油进口国家多尝试分散石油进口来源,降低对中东石油进口的依赖,但中东地区拥有全世界三分之二油藏,且开采成本低廉,而中东以外的新油田,大多位於开采成本较高的深海和输送困难的内陆地区,故各石油进口国,未来还是无法避免中东石油进口依存度节节上升的局面。国际能源总署曾建议各石油进口国可考虑降低中东石油供应风险的方向,一是加强确保如航运与输油管等运油管道的顺畅,二是必须寻求增加原油安全存量。目前国际能源总署规范其会员国的原油储量是九十天,但为预防突发性的原油供给中断及油价急涨,此储量标准可能还会提高。

四、恐布活动增加石油及天然气输运风险及成本

自美国发生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后,全球各地也陆续传出恐怖攻击行动。随著全球恐怖活动的升温,保护措施较为不足的石油及天然气供应等能源基础设施,成为恐怖分子攻击目标的可能性提高,例如二OO一年十月斯里兰卡一艘油轮遭受其境内恐怖组织攻击,二OO二年十月法国油轮在叶门遭受不明恐怖份子攻击,而在印尼十月遭受恐怖攻击后,也传出其石油及天然气设施是下一波攻击目标。各国为了预防恐怖攻击,正检讨加强能源设施的保护工作,而由於防范设施、人力及保险费用的增加,能源使用成本也面临逐渐上涨的压力。

在国际能源情势方面,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在二十一世纪前半就将枯竭,但能源需求仍持续成长,因此能源价格将剧烈波动。为了降低能源枯竭的冲击,各国企图掌控能源资源,更在近期引发多起战争。此外,自美国九一一事件后,能源设施的安全维护压力升高。化石能源危机时代的降临,能源使用成本面临上涨压力。

在我国能源情势方面,我国能源百分之九十七仰赖进口,因此化石燃料的枯竭问题与主要能源产地的动荡,都冲击我国的能源情势,使我国能源使用安全与成本受到挑战,而化石能源使用产生污染等问题所造成的外部社会成本,也越来越必须去面对。

在这种情势之下,我国的能源政策应兼顾经济发展、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但目前政府能源政策却没有清楚蓝图,使我国相关能源立法工作、能源基础建设及国内外投资受到冲击。

根据以上结论建议如下,就能源供应稳定度与化石燃料供应问题而言,要以能源多元化及适当能源配比,尤其现阶段纳入相对供应稳定的核能,才可确保能源稳定供应。

就能源供应价格而言,我国水力与火力发电成本持续上涨,只有较便宜的核能发电成本还小幅下降。又核能发电有提拨核能后端基金来处理核废料,相对我国火力发电有高额外部社会成本。所以现阶段核能仍应是我国能源的重要选项。

就能源政策而言,目前政府应考虑长期能源供需、国际趋势及能源使用社会成本,确保我国能源政策兼顾经济发展、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并迈向全球现阶段「低碳家园」的目标。

就长期能源发展的展望而言,虽然现阶段化石能源及核能还是必要的选择,但随著能源新科技的发展,当未来出现价格合理、可稳定供应、乾净、低社会成本的新能源或再生能源时,则不但满足我们经济发展及生活品质的需求,更将协助我国建立「非碳家园」及「非核家园」的无污染能源使用环境的终极目标。

能量转化

各种能源形式可以互相转化,在一次能源中,风、水、洋流和波浪等是以机械能(动能和位能)的形式提供的,可以利用各种风力机械(如风力机)和水力机械(如水轮机)转换为动力或电力。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一般是通过燃烧将燃烧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可以直接利用,但大量的是将热能通过各种类型的热力机械(如内燃机、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等)转换为动力,带动各类机械和交通运输工具工作;或是带动发电机送出电力,满足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发电和交通运输需要的能源占能量总消费量的很大比例。据预测,20世纪末仅发电一项的能源需要量将大于一次能源开发量的40%。一次能源中转化为电力部分的比例越大,表明电气化程度越高,生产力越先进,生活水平越高。

旧燃料新能源:效率趋向100%

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寻找一些既能保证有长期足够的供应量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能源。 而目前人类面临的问题正是:能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中国究竟该寻求一条怎样的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业内官员和学者认为,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一方面必须“开源”,即开发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还要“节流”,即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实施节能减排。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国的能源供应结构里,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占绝大部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不足,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严重制约能源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给能力,缓解压力。 我国的核电装机容量不到发电装机容量的2%,远低于世界17%的平均水平,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技术路线、投资体制、燃料保障等问题,使我国核电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同时,我国的风电资源量在10亿千瓦左右,目前仅开发几百万千瓦,应当对风电发展进行正确引导,促进用电健康可持续发展。 走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大的能源结构来讲,还是要加快发展核电。最近一两年,从中央到国务院,都坚定了加快发展核电的信心,今年以来核电的工作力度也在加大。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核电的比重、速度要保持相对快速的增长,规模要在短期内有比较大的提升。不光是沿海,还要逐步向中部地区发展。 节能减排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侯云春表示,我国能源需求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能源利用消耗高、浪费大、污染严重,缓解能源供需矛盾问题,从根本上就是大力节约和合理使用,提高其利用效率,严格控制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等高耗能产业发展,进一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全面推进管理节能,大力推广节能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发展,广泛开展全民节能活动。

1. 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走高效、清洁化的能源利用道路。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中国能源资源储量结构的特点及中国经济结构的特色,决定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不大可能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将继续存在,这就要求中国的能源政策,包括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勘探生产、能源利用、环境污染控制和利用海外能源等方面的政策应有别于其他国家。鉴于我国人口多、能源资源特别是优质能源资源有限,以及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等情况,应特别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引导,提高能源效率,寻求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积极倡导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能源安全体系。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一方面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能源法律法规,建立能源市场信息统计体系,建立我国能源安全的预警机制、能源储备机制和能源危机应急机制,积极倡导能源供应在来源、品种、贸易、运输等方式的多元化,提高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应加强与主要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扩大能源供应网络,实现能源生产、运输、采购、贸易及利用的全球化.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贴切)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生物质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后,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表示这种能源方式不能大力发展,它不但会抢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更将会导致社会不健康发展;地热能的开发和空调的使用具有同样特性,如大规模开发必将导致区域地面表层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再一次生态环境变化;而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们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 太阳能发电具有布置简便以及维护方便等特点,应用面较广,现在全球装机总容量已经开始追赶传统风力发电,在德国甚至接近全国发电总量的5%-8%,随之而来的问题令我们意想不到,太阳能发电的时间局限性导致了对电网的冲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能源界的一大困惑。 风力发电在19世纪末就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一直是新能源领域的独孤求败,由于它造价相对低廉,成了各个国家争相发展的新能源首选,然而,随着大型风电场的不断增多,占用的土地也日益扩大,产生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了我们又一困惑。 早在2001年,MUCE就为了开拓稳定的海岛通信电源而开展一项研究,经过六年多研究和实践,终于将一种成熟的新型应用方式MUCE风光互补系统向社会推广,这种系统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和太阳能发电进行10:3地结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电力输出。在建筑上、野外、通信基站、路灯、海岛均进行了实际应用,获得了大量可靠的使用数据。这一系统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突破了传统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启动风速高、噪音大、抗风能力差、受风向影响等缺点,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设计理论,采用了新型结构和材料,达到微风启动、无噪音、抗12级以上台风、不受风向影响等性能,可大量用于别墅、多层及高层建筑、路灯等中小型应用场合。以它为主建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电力输出稳定、经济性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也解决了太阳能发展中对电网冲击等影响。 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临近,新能源已经成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其中太阳能已经逐渐走入我们寻常的生活,风力发电偶尔可以看到或听到,可是它们作为新能源如何在实际中去应用?新能源的发展究竟会是怎样的格局?这些问题将是我们在今后很长时间里需要探索的。

参考资料:

民政局研究,百度百科内

油价持续上涨,对哪些行业的冲击最大?

 首先,供求关系的影响无疑是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之一,而石油供求关系又受到石油产量、库存和石油储量的综合影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石油的探明储量在不断攀升,所以在短期内石油储量问题将不会成为国际社会主要担心的问题。不过由于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世界石油的产量不可能因为储量充足而无限制的开采,石油开采量的上升趋势料将在 2015年前就会达到顶峰。

目前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还包括了替代能源的开发上目前由于石油价格的不断上升,以及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已经使得各国政府意识到了巨大的危机。因此世界各国正在加快对石油替代产品的研发,希望早日摆脱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

除了供求关系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之外,世界范围内一些突发的重大正字时间也会对石油价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石油不但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物资,更是各国的战略储备物资,一旦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战争的进行需要大量的石油能源的支撑,否则即使有再先进的武器也难以避免被兵临城下的困境。

而国际大额资金的流动对也是影响石油价格的一个主要因素,目前石油价格市场的特征显示为期货市场影响增强,这也导致了当下期货市场石油价格想现货石油市场传导的现状,在大量资金涌入或撤出石油市场的时候,石油价格难免会出现不符合常理的波动。

最后一个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是汇率的变动上,因为石油做为大宗商品的一员,其主要还是以美元做为计价单位。美元和世界主要货币之间的汇价变动对石油价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美元指数走低,必将使得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上升,反之美元指数走高的话,国际石油价格将面临承压下行。

说了这么多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其实还并不能完全解释出石油价格的变动机制,因为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石油价格往往还会受到气候因素,利率变动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不过石油做为各国重点关注的储备资源,它的一举一动都必将牵扯着各国经济的变动,在石油替代产品成熟问世之前,石油市场都将成为各国的兵家必争之地。

听到油价上涨的消息,整个人都感觉不好,毕竟手里还有一辆燃油车。买车的时候是马达一响,黄金万两;现在呢?油价一涨,马达一响,钱包异响了。这是对于个人而言,油价持续上涨最直接的影响了。而对于整个商业社会,各行各业影响也是很明显。

1、油价上涨,直接冲击的是整个石油产业链。

油价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石油价格的上涨,而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不仅仅是燃料油来源,更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的直接原料或间接原料。

作为燃料油的来源,各种型号的汽油,柴油,煤油等等都会涨价,而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动力机械,如汽车、拖拉机、轮船、军舰、坦克、飞机、火箭、锅炉、火车、推土机、钻机等等,使用成本都会涨价。

作为化学产品的直接原料,如润滑油、润滑脂、沥青、溶剂等等。它们是工业原料的基本原料或是中间体,油价上涨它们也会上涨。

作为化学产品的间接原料,如塑料颗粒、农药等等。传导到下游,将是每一瓶饮料和每一粒粮食的价格上涨。

2、油价上涨,首先影响的是整个运输产业链。

首先是物流。物流的成本主要是工具车投入和损耗,还有高速费,还有油价。油价上涨,本来同样的价格一箱油可以跑五百公里,现在同样的价格,只能购买三分之二箱的油,可以跑的距离明显缩短了。

其次是人流。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私人交通。以前一箱油的价格可能是五百,现在接近六百的时候,有私家车的人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而燃油车出租车飞机等等,则会选择上涨车费机票来抵消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最后是运输产业链后的终端用户,如快递、包裹、蔬菜瓜果等等。需要经过燃油汽车运输的产品,油价上涨,运输的价格上涨,而成本将平均摊到每一个运输的快递、包裹,每一颗白菜、瓜果等等的价格上。

3、油价上涨,次要影响的是各种商品价格。

就拿一杯奶茶为例。装奶茶的胶杯由于油价的影响,无论是胶杯原料还是运输价格,胶杯价格需要上涨,而配合胶杯使用的杯盖和吸管,也是需要价格上涨。而胶杯中的奶和茶,还有水果等等,因为肥料、运输、还有冷藏的成本,势必它们都会上涨。

如果你去奶茶店店,发现奶茶的价格上涨了,有可能是油价上涨了。

石油作为一种商品,价格的涨跌会有一定波动,理性看待,开心过好每一天。